近年来,甘孜州立足资源禀赋,深挖资源优势,以旅游品牌建设作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成功打造了国道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稻城亚丁、海螺沟、泸定桥等一批主题突出、设施完善、影响力广的旅游品牌。建成国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省)级生态旅游区8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A级旅游景区115个,甘孜文旅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强化资源利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加强保护、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坚守规划、人口、土地、建设、生态“五条红线”,严格按照《甘孜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旅游资源,为品牌的培育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配套建设。严格对标各类旅游品牌创建标准,多渠道整合交通、乡村振兴、对口支援等项目资金,提升完善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标牌、停车场、步游道、母婴室、监控等配套服务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更新和安全隐患排查,推动景区配套设施提质升级,着力提升游客体验感。
强化产品供给。深挖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温泉、湖泊、湿地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温泉康养、观花观鸟、研学旅游、户外徒步、星空露营等旅游产品,并积极推进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区等各类旅游品牌创建工作,推动产品提质升级,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强化宣传营销。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主体共同参与的营销联动机制,有效运用网络营销、公众营销、节庆营销等多种方式进行创新型品牌营销。借力浙江、成都等省内外对口帮扶及川滇藏青等交流交往平台,共推旅游营销“平台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
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甘孜州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提出10条“干货满满”的奖补政策,明确了对天府旅游名县、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等重点旅游品牌的奖补资金,为品牌创建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强劲动力,各县市品牌创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强化动态管理。定期对已建成的旅游品牌开展复核检查,严格依据相关品牌管理办法,重点对服务设施损坏、旅游功能弱化、服务质量下降、负面舆情多的各类品牌进行警告、严重警告、降级、取消等级等处理,建立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切实维护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