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旅热需防经营乱象和产品短板
2024-04-19 17:02:12
来源:
甘孜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阅读数:
32次
字号:
收藏
打印
分享: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网站提醒您:
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国内文旅市场持续火爆,“网红城市”不断涌现,文化和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市场乱象和产品短板问题尤为突出,需要采取强有力措施破解。

1、 文旅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在经过疫情三年的萧条后,2023年国内文旅市场得到快速复苏,旅游供应链稳步修复,消费预期和市场信心稳中有升,旅游经济总体呈现供需两旺、动态平衡的市场特征。2023年,全国出游人数达48.91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突破4.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3%和140.3%。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60亿人次和6万亿元,再创新高。一是高端产品不断扩容。截止2024年4月,全国共有世界遗产57处(其中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4处、世界自然遗产14处、世界文化遗产33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6处)、5A级旅游景区34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0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63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397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64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26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42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4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正在加快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二是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旅游+”和“+旅游”不断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交通、商业、工业、航天等领域进一步深度融合,新型旅游消费异彩纷呈。以文化演艺市场为例,2023年2000人次以上的大中型演唱会、音乐节共演出5600多场次,实现票房收入201.71亿元,观演人数超过3550万人次,庞大的人流量有力地拉动了消费增长。“淄博烧烤”“贵州村BA”“天水麻辣烫”等因体育、美食而引发的旅游狂热此起彼伏,红色游、冰雪游、生态游、低空游、研学游、亲子游、博物馆游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旅拍经济、露营经济、夜间经济等得到快速发展。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围绕当地旅游发展,一大批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厕所、旅游风景道、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等旅游公共设施相继建成。交旅融合步伐加快迈进,由高速铁路、机场、旅游公路、水路客运等组成的旅游立体交通网络持续完善。旅游住宿业品质不断提升,截止2023年一季度,全国共有星级旅游饭店6324家(其中五星级饭店804家、四星级饭店2029家)、全国甲乙级旅游民宿58家,旅行社50780家(其中经营出境游的旅行社4740家)。四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文旅行业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全面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全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4年发展预测》显示,2023年各季度居民出游意愿维持在90%以上,全年平均达91.86%,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高。2023年全国游客满意度综合指数为80.04,处于满意水平。

甘孜州作为全国知名的文旅资源富集区,近年来以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主线,坚持“生态立本、文化立魂、创新立根”,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州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25项、省级项目140项、州级项目681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25处(国保18处、省保83处、州县级1224处),州级以上非遗项目数量和文保单位总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州有旅游资源36112个,A级景区101个(5A级2个、4A级26个、3A级73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7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天府旅游名县3个、天府旅游名镇4个、天府旅游名村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处。一是坚持生态立本,解旅游发展之“难”。立足优势资源,加快构建以大贡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为重点的东部主引擎,以南部稻城亚丁和理塘格聂、北部甘孜—德格康巴文化核心区为重点的纵深主牵引,以G317丝路甘孜文旅品牌、G318最美景观大道为重点的主通道的文旅发展新格局。注重生态保护,将旅游规划和生态规划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一体推进,推动雪山、森林、草原、河湖等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的深度融合,丰富高原绿色生态旅游内涵,实现生态文明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坚持文化立魂,解旅游内涵之“弱”。打好“地域牌”,将情歌文化、格萨尔文化、锅庄文化、茶马文化、宗教文化、嘉绒文化等注入自然和人文景观,塑造旅游之“魂”。打好“节庆牌”,挖掘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办好四川甘孜山地文化旅游节、康定国际情歌节等节庆活动,提升甘孜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打好“红色牌”,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围绕飞夺泸定桥、甘孜大会师等主题,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全域博物馆之州”建设,形成全程沉浸式的革命文化体验。打好“特色牌”,结合传统村落集群打造,推出一批具备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业态布局和旅游产品供给。三是坚持创新立根,解旅游业态之“缺”。满足多元需求,打造4条景观大道和“十一环十骨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观光避暑、民俗体验、山地旅游、休闲康养、研学旅游、旅游演艺等多元业态,开发阿西土陶、牛羊毛绒编织品等旅游商品,擦亮情歌故乡康定城、国家冰川森林公园—海螺沟、中国最美乡村—古碉藏寨美人谷等10大旅游品牌,形成各有特色的四季旅游市场。提升住宿品质,培育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家,天府旅游民宿1家,主题文化酒店10家、高等级酒店13家,正在加快引进五星级酒店。

二、文旅市场乱象屡禁不止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市场持续火爆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文旅市场中存在的一些乱象,甚至是久治不愈的“顽疾”。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23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有3类维权事件都与旅游有关。归纳起来,文旅市场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合理低价游”时有抬头。“不合理低价游”引发的欺骗游客消费、暴力冲突频频曝出,严重损害广大游客权益,影响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低价旅游团往往披着“便宜”、“超值”、“天上掉馅饼”等美好的“外衣”,实际却暗藏着损害游客利益的“陷阱”。例如湖北宜昌某旅行社以奖励“中老年健身舞比赛”优胜成员为名,组织“零团费”港澳六日游,行程中,导游存在诱导购物行为,所购商品明显质价不符,旅行团一行5人共计消费9万余元。因调查,因该旅行团未向地接社支付团款费用,地接社需通过游客购物获取成本和收益。二是强迫购物行为频频发生。《旅游法》明文规定,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旅行社不得强制缔约,损害游客的合法权益。但是,强迫购物行为并未销声匿迹,而是频频发生,屡屡见诸报端。例如李某受北京某旅行社的聘用担任导游,途中,李某向游客反复强调该团为低价团,必须购物。该团抵达度假酒店时,李某要求所有游客参加次日的自费表演项目,每人需交280元。因其中8名游客不愿意参加,李某即对他们采取不发放房卡的方式予以要挟。此后,李某又将所有游客带至珠宝店,张某等游客被迫在该店购买翡翠等物品,交易金额13540元。其间,有两名游客未在该店消费,李某即对二人进行辱骂,后又强行驱赶下车。随后,李某将其他游客带至某店继续购物。李某因犯强迫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三是节假日“价格刺客”令人生畏。节假日是传统旅游旺季,不少城市、景区使出浑身解数吸引游客,但“天价房间”“天价大虾”“天价麻辣烫”等价格刺客事件也屡屡见诸网络。据澎湃新闻报道,全国各地旅游城市热门景点附近的酒店在2023年“五一”假期前3天的价格均较平日高出2-3倍,甚至还有酒店价格上涨5倍。以苏州观前街附近的酒店为例,平日最低房价约350元/晚的某连锁酒店4月29日最低入住价格为1204元/晚,是平日价格的3.44倍;4月30日的入住价格为1381元/晚,是平日价格的约3.9倍。经济型的连锁酒店成了普通人高不可攀的“天价酒店”,游客直呼“住不起”。

三、依法整治文旅市场乱象

整治文旅市场乱象,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必须构建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做到综合施策、多点发力、高效协同。一是强化政府的领导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旅游案件联合查办、旅游投诉统一受理等综合监管机制,统筹抓好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要落实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大力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健全和强化全国一盘棋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格局。二是明确部门的监管责任。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文旅市场监管中相关部门责任,制定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责任清单理顺监管职责和监管范围,加强统筹协调,细化责任落实。三是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文旅企业要依照法律法规主动规范经营服务行为,做到遵纪守法、合规经营。旅行社要坚决抵制“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违法行为。在线旅游企业要遵守公平竞争和诚实信用原则。餐饮店、酒店民宿、购物店等要明码标价,价格保持合理浮动,努力提高服务品质。各市场主体要积极践行“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核心价值观,做到诚实守信、礼貌待客,共同维护好文旅市场秩序。四是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网上举报投诉处理系统平台作用,鼓励广大游客和社会各界积极提供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发挥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和旅游志愿者的监督作用,提醒旅游者遵守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行为指南,自觉抵制参加“不合理低价游”。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引导旅游经营者注重质量和诚信。强化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支持媒体曝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各类事件。